English

治治服务行业的“短斤少两”

2000-12-22 来源:光明日报 江西 廖仲毛 我有话说

服务业短斤少两现象有很多,应当引起人们的关注。比如,贷款者费了很大的心血,又是找担保,又是办这证那证,拿到手的贷款却被扣下几百元,银行方面说,给你订了金融方面的报刊了。再比如,旅游爱好者参加某地数景一日游,买的是包括各个有关景点在内的集体联票,导游却能举出诸如天气不好呀,某某景点路途太远了呀之类的理由,让你少游一两个点。或者把本应当一个小时看完的景点压缩到半个小时,节余下来的时间则“安排”你去指定的商店里购物。因为有回扣,导游对商品的价格比对景点的介绍热情得多,让你不知道身在“旅游团”还是“购物团”,随团者是导游还是导购。再比如,你不幸染病,还未将病情说完,医生早已给你开好了方子,开的药也是“先吃吃看,吃完一个疗程再来观察”,你还想说点什么,人家早就喊来了下一个。还有,公共汽车上的售票员不报站,弄得你一路上问个不停,生怕下错车……

服务行业里的短斤少两是如此之多,以至于人们得到稍微满意一点的服务时,总有点意外之感,明明自己是付钱的上帝,却受宠若惊、感激涕零地向服务者说谢谢。

服务行业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短斤少两?原因有三:

一是它具有隐蔽性,在计量上不象有形商品那样直观,容易被商家蒙混过关。比如,的士不开空调,他可以蒙你说标准价是不含空调费的,你要反驳,他又会装作无可奈何的样子说,空调坏了,请多多包涵。大部分的消费者是在不知情中被司机用短斤少量的服务给打发完事的。

二是模糊性。有不少服务行业属于新兴行业,尚未建立质量标准。比如家政服务、装修业都没有现成的行业标准,是否短斤少两,谁也说不清,有经验的主顾还知道事先订一个合同,没有经验的吃了亏只能自认倒霉。

三是信息的不对称性。医生看一次病要望、闻、问、切,至少要花多少时间,并了解哪些病情才能下处方,只有医院方面才说得清楚,患者不知情,只好让人家随意摆布。考生领取录取通知书是不用交费的,但人家却敢伸手向你要几十元,因为绝大多数的考生和家长对这项服务是否可以收费是不知情的,人家才敢如此妄为。再比如政府部门为老百姓办这样那样的证,按规定只能收取工本费,但各地却出现过什么办一个结婚证收费数千元、办一个身份证收费上百元的事情,知情者知道他们是乱收费,可一般老百姓从何去了解收费标准呢,只好用多交费来换取本应当是免费的服务。这就是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另一种服务短斤少两。

要整治服务行业里的短斤少两,必须加强行业管理,严格服务标准,没有出台服务标准的行业要尽快推出相关的法定标准。并引进竞争机制,打破行业垄断。作为执法监督单位如工商、消协、技监、计量等部门应当加大执法检查和监督力度,并建立相应的奖励举报制度。作为消费者,在遇到这样那样的短斤少两行为时,要及时举报,不可姑息养奸,更不要私了,一定要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如此,服务行业里的短斤少两行为才会逐步得到遏制。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